序 言
西安理工大学吕惠民 博士、教授 2013年9月9日于西安
“吕”乃国之“脊梁”,“脊”位于上下左右之中,提下助上。自姜太公一吕尚以来,吕氏家族宰相辈出,被誉为“宰相世家”,而且,个个是良相,大凡吕姓辅佐的时代均显国泰民安。不知有多少名人智士曾思考过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吕氏家族宰相辈出,而没有一个去争当名副其实的皇帝?我的回答是:这与吕氏家族的文化底蕴、族群本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千年来,由于家族受到历史条件、人文环境、家族文化等因数的制约形成了“对国忠诚、对民宽容;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甘当参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地善良、和谐共赢”的家族性格主旋律,从而决定了吕氏杰出人物的品性特点。仅以下列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吕氏古今人物为佐证。
在北宋宰相之家的“蓝田四吕”中,大防公一心为民,官拜宰相,忠于朝廷,辅佐皇帝,平乱变法,致使国泰民安,宁屈死不反叛,个人信仰始终如一。他的行为举止就是吕氏族人性格的体现。
自古以来,历代吕氏商界精英,既保持着吕氏族人的品行,又坚守吕氏文化的理念。古有吕不韦,今有吕强、吕南明等典型代表,他们都各尽所能弘扬着吕氏文化的精髓,以身作则、为人揩模,值得所有吕氏族人和后裔们学习。
吕氏古今,高智商学者如流,而且都保持着吕氏家族主旋律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智商贡献在多方面的文化领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非凡。
吕不韦为了华夏文化,奉养文人墨客数千名;编著了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政治思想、哲学、伦理、教育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巨著一一《吕氏春秋》,为相继而行的统一全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自然科学认知标准,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于北宋的吕大钧制定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村规民约一一《吕氏乡约》的内容就是吕氏家族文化的凝结,是数千年吕氏文化精髓的沉积,是育教后代而规范行为的无形法典,勘称吕氏家族的传家宝典,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终生研究文字语法的一代语言大师吕淑湘,一辈子追求直白,既勤奋又节俭,既做学问又为大众服务,只创学问为人,不求仕途为官,平淡中更显伟大。
继上述精英和先贤之后,在当今吕氏文坛上,又一个我们吕氏应当关注、值得骄傲的学子,他就是在中华吕氏文化中心担任《中华吕氏报》执笔副总编、太平宗支家谱总编辑的吕有凯宗亲。近期,有幸拜读了有凯宗亲的个人简介,虽然区区二百余字,可对我的心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崇敬之心悠然而生,更为他的学术成果深感震撼。研究了他主编的家谱和相关论文,相继得知他将成果集著成书。为表爱才之心,特为他的《家谱理论与编修技术》一书作序。
作者青年时从戎卫国,转业为公务员,爱岗敬业。退休前后至今近20年来,针对我国家谱文化中的诸多质量低劣和功能缺陷问题,潜心致力于家族文化研究,一支笔独立主编了一部140万字的现代家谱,研究设计并实用成功了一整套家谱编修新技术,创立了吕氏首创的最新家谱体例一一“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辑风格和理论体系,满足了现代人文资料编辑入谱的各项要求,其优点超越了欧、苏两个传统旧体例,克服了旧体例的缺点,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和家谱工作者的广泛赞誉和高度重视,参考样本已传播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他的编辑部网站己成为各族、各姓家谱爱好者的热门网站。
有识之士的需求,是作者出版本书的必然。将研究成果全盘托出,献给社会。在全民拜金的时代,用私有房屋常设编辑部办公室,开设招待和餐厅,免费接待有关家谱人事往来的宗亲,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吕氏族人的品性特点。本书文理、逻辑、论点、论据、论证、评判都十分清晰,没有俗套的过度虚言,运笔开篇直击主题,充分体现了作者崇尚务实的学术风格。
可以预言,吕氏首创,有凯研制的家谱新体例,必定成为两个旧体例之后的第三个最流行的家谱体例,并有取而代之的必然。
本书内容丰富,含盖家谱理论、家谱体例、编辑程序、编排方案和家族事务应用文写作等家族文化知识,是一本迄今为止较为完善、务实的家族文化和家谱工具书。
本书很多核心论点和篇章都具有通用性,各族、各性修谱时均可免写照抄,节省时间和开支。本书是值得各姓氏家谱编辑者和爱好者借鉴的优秀丛书。
该书的出版面世,对中国家谱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实用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