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人物表彰

论开族始祖姜太公

作者:吕有凯 吕 华  查看人次:97  

族始祖姜太公

 

太公概述

中华吕氏族始祖吕尚——姜太公传为远祖炎帝(神农氏)第44代孙。

太公出生于公元前1134年,卒于公元前1015年,享年119岁。(引自2006年版•吕明强著《华夏吕姓四千年》)。

太公夫人马氏,生一子、名吕伋,生一女、闺名邑姜,婚配周武王。

据《姜太公全书》载:“姜太公出生地,史书有四种说法,综合多源史料分析:太公生于今山东日照市东吕乡是可信的。”太公在灭商建周后,受封于齐,为齐国第一代君王,传20代,易32君,世袭660年后,被田氏取代。

《名将传•吕尚》载:“吕尚者,东海上人,本姓姜,从其先祖(先祖伯夷——(即炎帝第15代孙,受封为吕侯)姓吕,故名吕尚,字子牙。尚,抱经天纬地之才,著有《六韬》、《三略》等名著,备言阴阳,遂为兵家之祖。”《孟子》、《春秋》皆称吕望为太公:“盖望,其名也;尚父其字也;吕,其氏也;师,其官也;公,其爵也;太公,齐(国)人追号也;师尚父,连官与字而合称也;”太公望,连号与名而合称也;称吕尚者,连氏与字称之也。

从上列引文看,足以证明姜太公•吕尚•吕望,是我吕姓始祖的姓、氏、名、号及其官、爵的称谓。

据《姜太公全书》载文评姜太公:“儒家博大精深,法家审时度势,兵家随机应变,道家老谋深算,纵横家忤合飞钳。”认定了姜太公既是儒家又是道家、兵家、政治家,集博大精深,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老谋深算,忤合飞钳之全能于一身。由他指挥的闻名古今的“牧野之战”决定了殷商必败、姬周必兴的格局,充分显示了太公吕尚的全能之才。

我国学术界权威代表《中华实用智谋大典》编委主任符诰先生在《姜太公全书》的序言中称“姜太公是中华民族最具突出的伟大人物,”这种极高评价,太公一生的辉煌业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太公后裔的无尚荣誉和自豪。

 

引《史记》论太公

司马迁著《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文王崩,武王即位,武王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铖,右把白旗旄以誓曰:“苍咒苍咒,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逐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人,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也”。“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臣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公元前1040年进军,次年会战于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引自《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所注)。

从《史记》的论述中可知:当武王伐纣时,占卜不吉,群臣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遂行。“牧野之战,”为周朝八百年统治天下,奠定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和政治上得以长治久安等全方位的坚实基础,太公功德昭著,彪炳千秋。

 

《姜太公全书》摘引

 1、“韬略鼻祖,百代宗师,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形象高大全的人物,又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

上的神主。作为历史人物,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等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作为文艺形象,他在诗赋、小说、戏剧中均有显著地位,被誉为大智大勇,独往独来的英雄。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2、太公曾为周王提供情报,也为周王贿赂过商朝,从事过瓦解殷商的活动,力劝武王坚定伐纣的决心。《鼠璞》载:武王问太公曰:“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太公曰:“攻礼为贼,攻义为残,失民为匹夫。王攻失民者也,何天子乎?”《北堂书抄》也载:太公曰:“夫纣无道,”流毒诸侯,欺群臣,失百姓之心,策民德以诛之,谁曰勿克。”《意林》载:武王问太公曰:“殷已亡其三人,今可伐乎?太公曰:“臣闻之,知天下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甲子伐纣,一举灭商。太公庇护众先涉河,武王从之,遂灭纣。使纣王“蒙宝衣投火而死。”

3、姜太公不仅协助武王推翻了殷商,还为周朝的建立和巩固出谋划策,功绩卓著,对周天子一统天下及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周朝国之初,姜太公根据历史上许多小国及殷商灭亡的教训,反复告诫周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利者失天下。”

4、姜太公倡导爱民之道,告诫周武王要使主尊人安,就要爱民,“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

5、当武王问治国之法时,太公说:“贤君治国,不以私害公,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法不废于仇讎,不避于所爱,不因怒以诛,不因喜有赏,不高台深池以役下,不雕纹刻画以害农,不极耳目之欲以乱政。”太公主张以“三宝”安定国家。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于其乡则谷足;工于其乡则器足;商于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三宝定,则国安。”平息战乱,安定民心。《史记》载:“灭殷之后,周军撤鹿台之前,发钜桥之粟,以振其民。封比干墓,释其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6、《太公金柜》载:“武王平殷还,问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如何?’太公曰:‘如天如地,得殷之财与殷民共之,则商得其贾,农得其田也。’又曰: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冬日从阳,夏日从阴,不召自来。故民生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此外,太公还就举贤、礼仪、赏罚等方面提出重要主张,并辅佐武王加以实行。为建立和巩固周朝的大一统天下起到了重大作用。

 

太公著作及其价值

一、《隋书•经籍起》著录有:《太公六韬》、《太公阴谋》、《太公阴符钤录》、《太公金柜》、《太公兵法》、《周吕书》、《周书阴符》、《太公伏符阴阳谋》、《太公三官兵法》、《太公书禁忌立成集》、《太公枕中记》、《太公杂兵书》、《太公阴谋解》等十三种书籍。《旧唐书•艺文志》又著有《太公兵书要诀》、《太公阴阳三十六用》、《清史稿》中又有《太公兵法逸文》。其他典籍还有《太公丹书》、《太公阵法》、《太公军镜要术》、《九府园法》、《子牙子》、《奇门遁甲太公兵法诠》、《黄帝太公兵书》、《黄帝太公三官法要诀》、《吕望秘书》、《当敌》、《太公对敌权变逆顺法》、《太公屨车轼法》、《太公望七略》、《集太公兵法》、《太公六韬粹言》、《太公阴符神书》等等。

二、太公这些著述,产生的时代不同,内容各异,风格各类,其中史籍著录较早的有《六韬》、《太公金柜》、《太公阴谋》等。据上世纪七十年代分别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和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本,印证了《六韬》是一部成书于先秦的古籍。专家们考证:《六韬》是一部先秦兵书,确定无疑。

三、最有影响、意义深远的太公著作是《六韬》、《三略》。被专家们视为智慧宝库,有普遍的实用性,在今天和未来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广泛的实用理论。《六韬》涉猎理论极广,内容非常丰富。现将其中心论点概述如下:

1、《文韬》主要论述治国用人的政治谋略;

2、《武韬》重点论述如何用兵的军事战略;

3、《龙韬》是论述军队的组织、奖惩、将帅选拔和修养,军事秘密、通讯、奇兵的运用、侦察敌军的方法及兵农合作等军事谋略思想;

4、《虎韬》主要论述各种特殊天候、地形及其他不利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御战术,并记述了古代武器装备的种类、形制、配置、作用和布阵原则;

5、《豹韬》主要讲述森林、山地、河流、险隘地区作战、防敌突袭、夜袭以及遭遇战的战术;

6、《犬韬》主要论述军队的指挥、调动、击敌时机、炼兵方法、步、车、骑三兵种的组织、协调等战法。

四、综上所述:太公这部名著继承、引导了历代兵家的优秀思想,兼诸子之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同天下,天下同利”的早期共产主义;太公的《六韬》在政治、军事、哲理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

五、《三略》,又误传为《黄石公三略》,源于《史记•留侯世家》提到黄石公授张良之书为《太公书》。刘寅《三略直解》指出《三略》一书,张良、韩信序次兵法三十五家不言有《三略》,《通鉴纲目》及《正义》引《七录》皆言黄石公授给张良的是《太公兵法》,刘寅还引李靖的话说:“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并解“《三略》本太公书,”而黄石公推荐给子房(张良),所以兵家误传为黄石公书也。其实,《三略》为太公之书,古已有之,并非黄石公著。

六、《三略》是实用性很强的兵书,简介如下:

1、《上略》主论将帅之道,如“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下转第三版)帝王师,……。”

2、《中略》主要是阐述国家元首之道,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

3、《下略》的要点是论述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佑,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太公的艺术形象及其影响

1、在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成语典故、俗语、歇后语、楹联等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无不涉猎姜太公这一题材。或借太公之名、或以太公之事,或歌颂太公的辉煌人生,达到衬托作者意图,丰富作品风采,提升艺术档次。如《诗经•大明》颂姜太公:“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唯师尚父,时维鹰扬。”把一个威风凛禀的太公置于一个阔的战场之上和雄壮的军阵之中。在《金柜》、《符子》、《搜神记》、《列山传》等志怪小说中,姜太公被塑造为一位奇人、神仙。又传姜太公在封神时彻弃私欲,不计名利,把所有神位让封于他人,感动了众神,尊称太公为神上神主——管辖众神之神。

2、以舞台、影视歌颂姜太公的戏剧有《渡孟津武王伐纣》、《三山关》、《进妲姬》、《渭水河》、《百子图》、《封神榜》等。明代问世的《封神演义》刊行以来,姜太公成了历史典故、古代历史的中心人物,在民间家喻户晓,世代传颂,正如清代学者顾家相称:“三尺童子,皆知姜太公。”

3、数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中华民族以不同的崇敬方式,把姜太公一分为三:一是念其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巨大贡献,尊崇太公为中华民族最杰出、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艺术领域的太公则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而神仙的太公则登上了人们肃然起敬的神坛。如“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太公在此,诸神回避”等。可见,姜太公在民间受到尊崇的地位之高,影响之深。这是我吕姓族人永久的荣幸和自豪。(本文系吕有凯于20126月在永康太平整理定稿)

 

注:本文标有引号的内容,凡未注明作者的,均引自《姜太公全书》和1997年版的《史记》。


吕氏家谱编辑部 联系地址:贵州省盘县红果镇公园路11号7楼 邮编:553537
联系电话:0858-3633111 13984603139 15394392199
QQ:2216837185 投稿邮箱:2216837185@QQ.com
黔ICP备15003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