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用新体例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族各姓各宗支新编、重编现代人的家谱工作已走向高潮。但经大量考察研究,发现历代老谱和现代新编家谱,或多或少都存在质量问题,很多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共性的质量问题有三:
一是记录不详,缺漏太多;厚古薄今,资料简略,查阅家谱,尤如考古。
二是逻辑紊乱,选稿不精,缺乏进取,不求普及,新编家谱,还是仿古。
三是版式陈旧,缺乏创新,结构缺陷,功能不全,只可存档,不可续补。
纵观家谱的古今状况,如何提升家谱质量,使其具有充分的实质性的作用和意义,应是我们这一代编谱人的历史责任。
家谱是前人编给后人用的历史文献。其目的、作用和意义是整理家族文化、规范管理家族事务、完善家族历史、补充国家历史。编好家谱,子孙后代才有根可寻、有训可鉴、有彰可表。我们编不出高质量的实用家谱,子孙后代就会责怪我们,上有愧于祖宗,下对不起子孙。
好家谱的好,如何定位,就其概念而言,应当具有充分的实质性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取决于家谱的质量。我们新编的现代家谱质量,应在借鉴古谱优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时倶进,有所发展。一是内容要丰富,收集资料尽量完善,减少缺漏事项,使之成为家族百科全书;二是文稿质量要精练,图文并茂,结构科学,使其成为家族文化教科书;三是排印方案要科学,要适应现代及后人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普及;四是功能完善,使之成为家族文化工具书。新家谱必须真正达到上述质量要求,才能谓之于好。所以,解放思想,创立并启用家谱新体例,十分必要。
二、更新意识 普及家谱
要使家谱达到应有的作用和意义,要重点研究家谱工作的意识更新、技术体例改革、加大普及力度等问题。
我主张意识更新。首先要实现普及,做到户均一册(套),家家知晓,看得懂,会运用,这一代没文化,儿子孙子总会有文化;但很多家谱工作者的意识相反,说是“不必要家家有”,实属不良意识,试想,如果古人把家谱做普及了,我们现查找祖源就不会这么难,断头支系不会这么多,总不会家家的都被毁损。
现代人迁居频繁,带上身份证,四处可安身,没有家谱带,想学用家谱,要等回原籍,一等再等,混混几代人,又成断头支。浙江有个村,宗支八百人,二十余年间,五百人外迁,出省六千里,回乡谈何易?只有,新家谱普及到户,家家有谱,随迁随带,延伸自续,根系不乱。所以,普及家谱十分必要。
三、对比研究 总结经验
1、我们要总结编家谱的经验,在传统体例中找缺点也找优点,学优点,处理缺点,多交流,多学习,不要固执己见,运用新体例,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子孙后代。家谱工作是一门学问,是学问,就要学、要问才能得到新知,才能理解先进的科学的新体例。
3、文化需要改革、发展。无标点文言文改成现代白话文加标点,
就是发展,具有阅读流利,易普及等优点。
4、我们看古人记的老家谱像考古,费劲费时;如果还用古人的模式,后人会说我们沒有长进。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古今对比研究,从而总结经验。
四、正确认识传统体例
现代家谱的特点与古代家谱有着不可相等的显著区别,一是登记入谱的人口是古谱人口的数十、数百乃至千倍,一个始迁六百年的宗支,高峰区的同一代兄弟多为3-5千户,传统的欧、苏式“五世分提吊线体例”,难以快速查询整个支系同代横向关系。二是世系与传记分离,查阅难度大。三是家庭人员结构不能一目了然。四是页面空白太多,浪费纸张,家谱太重,保管、阅读都困难。五是查阅费时。六是无完善的补记功能,同册无法补记缺漏和续记新增,只好要求15年小修,30年大修,重复劳动,劳民伤财。七是同名区别困难,可见,运用新体例,势在必行。
五、大胆启用新体例
一、创立并启用家谱新体例
本人经十余年的学习(查阅了数十个姓氏数百部的古今家谱),在一本300年前的老家谱中找到灵感、受到启发,反复研究老家谱的缺点及处理方案、认真比较、设计、使用验证,成功设计创立了一套新体例----“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即吕氏体例。完全适应并能满足现代家谱的编辑特点。与传统的“五世分提吊线体例”相比,“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完全克服了上述传统体例的所有缺点,同时新增了册内“同位补记”(缺漏分支可对应补记历代先祖和后代续记)“逐代续补”“区域依次检索”等几个功能。具有十多项优点,都是旧体例不可及的。
二、 新体例的运用实践和效果简介
我的“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首先启用于本宗支第一集现代新编家谱,2007年出版发行,入谱宗亲9450户,现代人口 3万余人,全书925页。发行结果证实,族人十分满意,首次印刷前预定800册,实印1600册,二次印刷2400册,又即将发完。2018年又三次印刷,一是因为原来未领家谱的现在陆续需要。二是第一集入谱的未婚子女陆续结婚生子,这些新增户主需求。三是当年收集资料时无法联系而缺漏的历代外迁分支,通过网站或邻近宗亲有了新家谱的信息传播,来电来人索取家谱的有增无减,所以要适时增印,常年有备。这种发行效果,都是由于体例先进、功能完善、版式新频、装帧精美等质量的效果。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省市档案局均已收藏。
三、 外姓内行的认知
曾经有个外姓编谱的内行人评定说:“这本《家谱》上可查千年祖,下可记千年孙(补记30代,千年不需重编),免除了十五年小修,三十年大修的劳民伤财之苦”,经他族内研究、比较,七个月后成立了编辑部,放弃了传统的欧苏体例,托我为他培训了编辑人员,选用吕氏体例编修了新的家谱。
六、真诚推荐
现将“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作为家谱编辑的最新实用体例,推荐给广大编谱同事们,供大家研究、比较、分析、论证选用。希望这一创新技术能在我国家族文化事业中——为提升家谱质量而有所作为。
欢迎咨询和当面交流:共同为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努力。
建议编谱同行人,不要提到、听到改革旧体例,创造新体例,就误认为放弃传统,新体例将来也会成为传统,后人还会更聪明,自会改革今天的新体例,“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本身就是发现古谱优点后的灵感而创立、发展的。
结语:只有改革,才会发展,古今用“=”号,不思发展,一味从古的心态,必然停滞不前、贻害子孙。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启用新体例,编好新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