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新体例的实用模版

附 录4

作者:吕有凯  查看人次:0  
   4:

下页起是最新家谱体例

最新体例----吕氏体例的

实用成品效果

7页

从始迁祖81代吕珍公86代的

传承世系的排版印刷成品

供读者作为标准模板理解

吕氏体例--- “三代系表户主编号法

技术的实用成品效果

 

 


上代

关系

80代  吕乐安(国宝) 2子     

长子

  次子

户号

户主

81代1户

 

81代2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熙公自幼攻读诗书礼易,曾任明朝洪武年间任朝廷吏部尚书(吏部,相似于现代人事、组织部门,管理官员调配),研究认为:明永乐年间随朝廷迁居北京,有资料显示,其中一子吕功,子孙后代多数居四川和贵州习水县等地,本谱主编曾经联系过,但他们没有回应,故未联宗合谱

81代先祖吕珍出生于元朝宁宗至顺年间(公元1332年)。元末农民起义军的一员大将,公元1353年与张士诚领导一支队伍起兵反元,领兵十年,占领江苏及周边几省的部分地区。附_录4

公元1363年2月,吕珍领兵攻打安丰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亲自率大军来救援刘福通,还未赶到,吕珍已占领安丰。吕珍听说朱元璋的援军要来,就下令在安丰挖掘战壕,立栅扎营据守,朱元璋到后,几天内三次攻打吕珍,三战三捷,吕珍率兵冲出重围1366年8月,吕珍和五太子(张士诚的养子)领兵6万,屯驻在湖州城东的旧馆、升山、水寨,十月徐达攻克升山和水寨后,旧馆粮尽援绝,吕珍投身到朱元璋麾下。在朱元璋反元建明战争中,吕珍屡建战功。公元1375年(明朝洪武8年)吕珍受封为护国大将军,奉旨率兵到云南,招降征讨云贵川结合部(威宁、昭通、会泽、宣威、东川一带)的少数民族土司力量,奉皇帝旨意,实行“先招降,不降服者就地征伐,既攻占又驻守”的战略因此定居宣威虹桥,成为现今我吕姓开基始祖,夫人倪氏

长子 吕永详 王氏

次子 吕永秀 刘氏

(父子三人生平及西迁云南的时代背景详见第)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55页,下代在本卷573


上代

关系

81代2     2子  

长子

次子

户号

户主

82代1

吕永祥    

82代2户

吕永秀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永祥公生于公元1356年,逝于1445年,享年90岁,墓在虹桥吕家坟山,出生地应为江苏平江路(现苏州市),1375年(明朝洪武8年),受封为护国将军奉命随父西征,从南京(应天府)率兵到云南贵州相邻的威宁(原名乌撒)、宣威地区,按照皇帝朱元璋圣旨:“对民族土司实行先招降,不服降者就用武力征伐,既攻占又驻守”的战略,父亲去世后,奉命接替父职,留守云南,因此定居宣威虹桥。明朝统一云南后,在曲靖军民府授职,派任宣威千户所座哨指挥官(正五品),永祥公为人厚道,智慧超群,忠孝两全开基创业,远见卓识,爱弟爱侄,情如鱼水,为我们树立了兄弟团结的光辉榜样!

一子 吕柄 张氏

永秀公生于1360年,逝于1425年,享年66岁,墓在虹桥吕家坟山,出生地应为江苏平江路(现苏州市),1375年(明朝洪武8年)受封为千户候,随父兄西征,从南京(应天府)到云贵相邻的威宁(原名乌撒)、宣威地区,在父兄带领下按照皇帝朱元璋圣旨:“对民族土司实行先招降,不服降者,就用武力征伐,既攻占又驻守”的战略,因此定居宣威虹桥。明朝统一云南后,随兄在曲靖军民府授职,派任宣威千户所副千户座哨指挥官(副五品)。

由于民族土司的报复行为,永秀公曾经被兵匪掳去扣为人质数年,其兄永祥公不惜银钱四处奔波;设法营救,查访得知被关押在东川,用自己的大白战马换弟回家得以团圆。

长子 吕栋 赵氏

次子 吕梁 后代去向不明,成为失联分支,期待寻访

三子 吕桥 刁氏

四子 吕校 张氏

五子 吕榛 周氏 后代去向不明,有的老谱书记有“迁居昭通”,期待寻访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72页,下代在本卷574


上代

关系

82代1

吕永祥  生一子

82代2户   吕永秀

5子    长子

户号

户主

83代1户

   

83代2户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宣威虹桥,墓在虹桥吕氏第一祖茔。按照父亲分建祖茔的安排,吕柄及子孙去世后,都在第一祖茔安葬。根据明朝实行的“军户世袭制度”,先祖吕柄是接替父亲正千户(正五品)地位的唯一传人

长子 吕景阳?

次子 吕朝阳

字吕卿。生于宣威虹桥,墓在虹桥吕氏第二祖茔。是按照伯父永祥公分建三个祖茔的安排,吕栋、吕梁两兄弟及子孙去世后,都在第二祖茔安葬。按照明朝实行的“军户世袭制度”,先祖吕栋是接替父亲副千户(副五品)地位的第一传人

长子 吕有俊

次子 吕有富?

三子 吕有贵?

 

 

上代

关系

82代2户  吕永秀  5子

三子

四子

户号

户主

83代3

    

83代4户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宣威虹桥,生年约为公元1378年,明永乐19年(1421年)携三子迁离宣威择居云南东川府汤丹镇开办铜矿产业

长子 吕重仁 孙氏

次子 吕守仁?裔孙迁昭通 会泽 红河等地,均成为失联分支

三子 吕辅仁 蒋氏 先迁东川府汤丹镇开办铜矿产业,发家致富后迁湖南会同县

吕校,字吕友。生于宣威虹桥,墓在虹桥吕姓第三祖茔(尖山之东)。是按照伯父永祥公分建三个祖茔的安排,吕桥、吕校、吕榛三兄弟及子孙去世后,都在尖山之东安葬,作为虹桥吕姓第三祖茔

一子 吕重义 张氏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73页,下代在本卷575


上代

关系

83代1   

2   次子

83代2   

3   长子

83代3   

3    长子

户号

户主

84代1户

吕朝阳

84代2

吕有俊

84代3

吕重仁 孙氏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宣威虹桥,墓在虹桥吕姓第一祖茔(吕家坟山)

一子 吕玑 夏氏

生于宣威虹桥,墓在虹桥吕姓第二祖茔(水沟山),

一子 吕应恂 赵氏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吕姓第三祖茔(尖山之东)

一子  

 

 

 

 

上代

关系

83代3   

3     三子

83代4

   

户号

户主

84代4

吕辅仁   

84代5

吕重义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字进德,1401年生于云南宣威虹桥,明永乐19年(1421年)随父迁居云南东川汤丹,东川汤丹是我国铜矿最富集的地区,历代朝制造铜币的主产,称钱王之乡。辅仁公因此发家致富后,携带很多钱财转移,迁到湖南洪江岩头湾,修建了几栋精雕细凿的古建筑(20世纪80年代才被折迁),可见辅仁公具有超人的智慧,富甲一方。夫人蒋氏,勤修妇道,尽母仪,教子有方

长子 吕景置 杨氏

次子 吕景泰 向氏,迁居绥邑青坡里大黄

三子 吕景春 ?迁宝庆府裔孙失联,期待寻访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吕姓第三祖茔

 吕自新?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74页,下代在本卷576


上代

关系

84代1户

吕朝阳  生一子

84代2户

吕有俊  生一子

84代3户

吕重仁  生一子

户号

户主

85代1

吕玑  夏氏

85代2户

吕应恂 赵氏

85代3户

吕爵 赵、王氏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吕姓第一祖茔(吕家坟山)

长子 熊氏

次子 唐?

三子 迁曲靖

四子

五子 赵氏

六子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吕姓第二祖茔(水沟山)

长子

次子 琨?

三子 孟氏

四子 璀?

五子 斌?

六子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吕姓第三祖茔(尖山之东)

长子 吕国珑?

次子 吕国松

 

上代

关系

84代4   吕辅仁   3子

长子

次子

户号

户主

85代4

吕景置  杨氏

85代5

吕景泰  向氏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云南东川汤丹,随父母迁居湖南会同县桐木坪,墓在翁座姑庙背山,凤形,壬山丙向,有碑。夫人杨氏,墓在翁座姑庙背山,凤形左边,壬山丙向,有碑

一子 吕宽明 唐氏

生于云南东川汤丹,随父迁居湖南会同县桐木坪,又转迁到绥宁县大黄古溪龙吕家湾,墓在吕家湾屋背,龙形,二排正中,癸山丁向。夫人向氏,墓在作禾冲三排中右,辛山乙向

一子 吕通元 吴氏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75页,下代在本卷577-578


上代

关系

85代1户  吕玑  6子

长子

三子

户号

户主

86代1户

熊氏

86代2户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吕姓第一祖莹(吕家坟山)

长子 吕训 赵氏

次子 吕韶 孙氏,迁居楚雄?

三子 吕诗 王氏

生于虹桥,迁曲靖,墓在曲靖吕兴坡,因曲靖战乱频繁,后代又陆续迁离曲靖,后代编入本谱的只有贵州威宁两个分支

长子 吕崇南 后代去向?

次子 吕崇北 后代去向?

三子 吕崇中 王氏

 

上代

关系

85代1户  吕玑  生6子

85代2户 吕应恂

6子  长子

四子

五子

六子

户号

户主

86代3户

赵氏

86代4

  赵氏

86代5

  王氏

86代6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宣威虹桥

一子 吕从忠

     孟氏

生于虹桥,二老墓在虹桥第一祖茔(吕家坟山)

吕从銮?

生于宣威虹桥,二老墓在虹桥第一祖茔(吕家坟山)

一子 吕从智 陆氏

生于宣威虹桥,墓在虹桥第二祖茔(水沟山)

一子 吕万策

 

上代

关系

85代2户  吕应恂  6子

85代3户   

2子   次子

三子

六子

户号

户主

86代7

  孟氏

86代8

 

86代9

吕国松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虹桥,二老墓在第二祖茔(水沟山)

长子 吕万言

次子 吕万能

生于宣威虹桥,墓在第二祖莹(水沟山)

一子  吕万登

毛氏 时氏

生于宣威虹桥,墓在吕姓第三祖茔

长子 吕万春

次子 吕万年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76页,下代在本卷579


上代

关系

85代4

吕景置  生一子

  85代5

吕景泰  生一子

户号

户主

86代10

吕宽明  唐氏

86代11

吕通元  吴氏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生于湖南会同县桐木坪,墓在白岩沟路坎上,子山午向。夫人墓在油麻坪,艮山坤向

长子 吕再昂,墓在油菜田岭,辰山戌向,后代去向?

次子 吕再元

生于湖南绥宁县大黄古吕家湾,墓在作禾冲三排中左,辛山乙向。夫人向氏,墓在吕家湾屋背二排右边,龙形,癸山丁向

长子 吕光文 周氏

次子 吕光武 杨氏

 

上代

关系

 

 

 

户号

户主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上代

关系

 

 

 

户号

户主

 

 

 

户主夫妇

简介

及其

子女名录

 

 

 

页户主的上代在本卷576页,下代在本卷580-581


上一篇:附 录3
下一篇:附 录5
家谱理论与编修技术——吕氏家谱编辑部   联系地址:贵州省盘县红果镇公园路19号 
联系电话:15924731240  13518714500 
 样书邮购电话:18188277729  13984603139
贵公网安备 52022202000167号 黔ICP备15003659号